您的位置: 首頁-> 青廉教育
詩人李商隱有詩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它的意思是,遍觀歷代前賢治國治家的經(jīng)驗教訓,成功多由勤儉,衰落常因奢侈。我們要介紹的今天的主人公,他作為新中國成立的第一任總理,不論是在治理國家方面還是在個人的平時生活中都始終秉持著清正廉潔的品質(zhì)與作風。他就是周恩來總理。接下來我們將給大家講述周總理的一個故事,相信從這個故事中,大家能體會到周恩來作為國家總理和一個老黨員起到的模范作用。
周恩來:“我不進,那不是我的家?!?/span>
新中國成立以后,周恩來一直在中南海西花廳內(nèi)工作和生活。這是一間老屋,陳舊、陰暗、潮濕,到夏季時青磚地上常泛出一層白色的堿花,這無疑會損害周恩來的健康,為此有關部門多次提出維修,但都被他拒絕了。一次,秘書又以維修保護文物為名向周恩來建議維修西花廳,這次周恩來終于松了口,但明確表示“哪里壞了修哪里,絕不能鋪張浪費”。
不久,周恩來外出視察,秘書趁這個機會指揮維修工在潮濕的青磚上鋪上了地板,并撤走了發(fā)霉的舊地毯換上新的,封嚴漏風的窗戶,掛上了比較厚的呢窗簾,此外還搬來兩把沙發(fā),同時把房梁重新油漆了一遍。之后秘書一算賬,覺得應該符合周恩來“盡量節(jié)約”的要求。不料,周恩來一回來就發(fā)現(xiàn)了這些變化,他站在門口生氣地責問:“為什么這樣鋪張!誰叫你添置這些東西?”秘書連忙檢討:“總理,是我錯了……您先進屋休息吧……”周恩來氣憤地反問:“我回屋,接受你的既成事實?”之后他又伸手指向屋里道:“把那些東西統(tǒng)統(tǒng)搬走,否則我不進!”說完扭頭就走。見此狀,其他人忙追上去勸他,只聽他大聲說:“我不進,那不是我的家!”后來,在周恩來的堅持下,工作人員把西花廳的地毯、沙發(fā)、窗簾等能夠搬走的東西全部搬走,恢復原來的舊貌,周恩來這才回到了西花廳。
為了此事他還在國務院辦公會議上多次檢討自己,并教導秘書說:“我身為總理,帶一個好頭,影響一大片;帶一個壞頭,也要影響一大片。你們花那么多錢,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這樣一級學一級發(fā)展下去怎么得了?”
周恩來和陳毅在烏魯木齊接受維吾爾青年獻花時的照片
節(jié)省再節(jié)省,是周總理一生的習慣。無論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他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克勤克儉的作風,相關的故事至今仍廣為流傳,令人難忘。
正是周恩來總理的品格打動了人民,他在世時深受百姓愛戴,他在哪,人們的歡呼聲就在哪。他逝世時,首都百萬群眾,淚灑十里長街,極其沉痛地悼念敬愛的周總理。我們作為后輩應當時刻銘記周恩來總理的優(yōu)秀事跡,以實際行動維持社會清廉的作風,延續(xù)周總理千古垂范的精神品格。